-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一般印象中的文山區都是種植茶葉為主,但老泉里卻是以種筍出名,還是台北市竹筍比賽的常勝軍。其實此處數代以前也曾種茶,但茶葉種植費心費力,於是從數十年前開始改種繁殖力超強、自己就能長出一大片的竹子,由於木柵山坡地的土壤屬於砂質壤土和壤質沙土,氣候又高溫多濕,相當適合栽種綠竹筍。老泉里的綠竹筍口感水嫩多汁、甜如水梨,素有黃金筍、牛角筍的美譽,也成了當地最出名的農產。
老泉里種出的筍子不但經常得到台北市綠竹筍比賽冠軍,也運用各種科學知識升高產量。例如竹子通常每支一年可採收16支,但老泉里的竹筍卻能收成到兩倍也就是32支。原理並不難,因為竹筍一旦採收就無法再長出新芽,別人都是竹筍長多少挖多少,先賣錢再說,老泉里卻是留下八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的筍子不採,為的是讓保留的竹筍長出更多新筍,也就是不殺雞取卵,保留金雞母的概念,再加上砍去多餘生長點和三年以上老筍集中養分,以及使用專業技術有機肥,難怪無論產值和產量都比其他地方多出許多。當地筍農中,甚至還有從知名科技公司辭職的資訊主管回鄉務農,難怪致力於活用企業概念提昇農產品質。
造訪老泉里體驗自採竹筍,首先會由冠軍筍農里長和竹筍達人們親自傳授各種關於竹筍的知識及料理訣竅。一般台灣常見的實用竹筍,在老泉里就有四種,其中綠竹筍價格較高,麻竹筍外殼有硬毛,新品種甜龍筍口感甜價格不貴、即使全轉綠色也不苦。還有知名的烏殼綠,但一般市售常是以刺竹麻混充,真品較不常見。
至於如何挑選好吃的竹筍呢?要訣是七個字「白、彎、短、肥、像牛角」,尤其像牛角般彎曲的綠竹筍最適合做成涼筍。不過就算是不彎的直筍,只要烹調方式正確,用來炒、滷或煮湯也很好吃。甜龍筍適合炒湯或金沙,麻竹則適合快炒。
料理竹筍的最大原則就是要煮透,無論是冷筍或煮排骨湯,如果沒從冷水就入鍋、且煮熟後連同原鍋的水一起放涼並冷藏的話,常會煮得不好吃,所以千萬別先煮雞湯再放竹筍,這樣易熟的雞肉會過老但筍子卻半生不熟,也不要將筍子煮滾後就取出沖水。
一般用電鍋蒸筍子容易有中心不熟的問題,達人建議10兩以下的小筍子再用電鍋蒸透。筍子若太苦,多煮幾次可去苦味,快炒不用事先川燙,倒是需要蓋上鍋蓋燜熟。竹筍若無法馬上料理,不用泡水也別抹鹽,只要洗淨後用保鮮膜包好冷藏就能保存較久。
製作涼筍的訣竅則是去掉「出青」變綠的尖端,於水冷時放入竹筍加鹽煮到滾,轉小火煮25~40分鐘再掀蓋放涼。若用電鍋蒸則外鍋需放三杯水,內鍋也需放鹽巴和水,才容易鮮甜好吃。
至於製作醬筍,可去殼後川燙半小時放涼再拌豆瓣醬。豆瓣醬需加水,比例1:3並加黑糖、冰糖、醬油膏和米酒,煮滾10分鐘即成醬料,與竹筍攪拌均勻後再煮2小時,放涼後冷藏可保存一年。醬筍無論是滷肉或煎魚都有加分的效果,還能讓土味重的吳郭魚升級為鮮美的口感,可說是用途多多呢。
採竹筍前可觀察土壤若有裂開,就表示底下有竹筍正要冒出,撥開土壤後,使用長鏟在筍子最胖的部位切下去,再用手取竹筍尖端,親手挖掘的現採竹筍吃起來可是特別鮮甜呢!
體驗完還能就近在慈音山莊享用竹筍蔬食料理,由剛從日本奪下蔬食廚藝大賽團體組冠軍及個人組第三名的主廚料理竹筍入菜的美味。5至8月正值綠竹筍產期,何妨走一趟木柵山上,體驗當一日農夫挖竹筍,還能吃到現採鮮甜的筍子大餐,不但玩得開心也吃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