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每年初夏,陽明山竹子湖的繡球花季總是悄悄拉開序幕,悄然綻放的藍紫色花海彷彿一場不喧嘩的慶典,吸引無數旅人循著季節的節奏前來尋香。不少遊客飛往日本欣賞紫陽花季,但其實紫陽花就是繡球花,在陽明山即有許多農園可以就近遊賞。
竹子湖種植繡球花的歷史可追溯至日本時代,最初作為切花之用,在80年代批發市場成立後,逐漸成為花卉交易的主力。
2012年以後,竹子湖地區的大梯田率先開始開放賞花,開啟了繡球花的休閒觀光產業。
後來雖因繡球花的生長速度比不上採摘,而改為以觀賞拍照、繡球花彩繪玻璃杯DIY和下午茶為主。
但從當初的單一花型的大葉繡球擴展至今,竹子湖地區的繡球花已多達十餘種品系,品種繁多,色彩繽紛。
如今,竹子湖地區不再只是供應市場的花源,除了海芋,也成為繡球花季遊人賞景、拍照與感受花藝文化的絕佳場所。
繡球花大致有三種花型,其中球形花型最為常見,通常呈現水藍、粉紫等柔和色彩,視覺效果渾圓飽滿。
蕾絲型則如花環般開展,中間由可孕花構成,四周點綴著不孕花,輕柔而雅致。圓錐型雖在台灣較為少見,卻常被運用為切花素材,具有濃郁的自然氣息。
繡球花的花色變化,與土壤酸鹼度息息相關。若酸性土壤中鋁離子較活躍,使花呈現藍色;若偏鹼性,鐵離子作用較明顯,則傾向紅色;中性環境則大多為白色。
除了土壤成分,品種特性與日照程度也影響花色表現,讓每朵花在自然條件下展現獨特風貌。
全台的繡球花約有100多種品種,其中佔地近2000坪的迎春匍花園目前就有十多種品系,是頗具特色的農園。
迎春匍今年特別以「蝶舞飛魚的夏日夢」的主題精心佈置,以大屯山為背景,設置風車、白色鳥籠、鞦韆等裝置供遊客留影。
花谷海芋園也提供罕見的繡球花苔球DIY體驗,吸引不少對植物手作有興趣的遊客參加。操作過程講究技巧與耐心。
首先需使用進口赤玉土,緩緩加水並不斷揉合,直到水分與土壤完全融合、表面無顆粒為止,才能繼續下一步。
接著將土攤平,像包餡一樣將原本盆栽的泥土包覆起來,外層則以青苔包裹,最後用粗棉線繞行固定。成品需每日置於保水盤中,確保土壤能逐漸吸收水分。
由於繡球花氣孔不易閉合,對水分需求相對較高,加上本身喜陽,因此需擺放於有充足日照的場所。
值得一提的是,這項DIY特別之處在於以繡球花為主角。由於繡球花價格不低,一般少見以此花種進行苔球製作,可說別具創意。
此外,竹子湖地區也為行動不便者規劃了無障礙空間,並可配合復康巴士接送,讓更多民眾能輕鬆親近花海。逢端午連假,預估花況將達九成,是最佳觀賞時機。
台北市農會提供
另一處位於竹子湖的農園「花與樹繡球花園」則提供漢服體驗,為繡球花季增添一分古典風情。園區佔地遼闊,種植超過多種繡球花品種,其中尤以「洋繡球」和「無盡夏」兩款最為吸睛。前者花色清新,層層疊疊猶如盛夏雲彩;後者因能反覆開花,成為夏季中持續展現魅力的主角。
園方與古風品牌玉人閣合作,現場提供多套漢服造型,並設有仿古烏篷船等布景,讓造訪者得以化身古裝劇中人物,與花海相映成趣。租借一次收費一千二百元起,包含妝髮與造型服務,深受女性族群歡迎。
竹子湖的繡球花雖早已成為每年固定的季節風景,但花海中總有新的驚喜等待被發現。
從花色微妙變化到花型各異的層層結構,從手作體驗的溫度到古風體驗的時空穿越,每一種感受都深植於初夏的記憶裡。
這裡的繡球花,並非只為拍照打卡而存在,更是一種與自然、文化、生活深度對話的方式。
當花季落幕,留在心中的,不只是滿山的藍紫色,也是一份恬靜、親切的旅途風景。
2025竹子湖繡球花季自5月23日至6月22日繽紛展開。2025/5/24~6/22每逢週六、日及端午三天連假,上午10:30及下午14:00各有一場免費導覽,於竹子湖入口停車場集合,導覽時間約1小時,全程0元,機會不多,建議多加把握。